桃苗资讯

严重危害桃苗幼苗根部的害虫
2019-05-20    来源:    作者:佚名  阅读:
  地老虎类是严重危害农林作物幼苗根部的大害虫,幼龄幼虫取食苗木叶片或叶茎间,被害处形如网孔,三龄后,白天分散潜伏在幼苗根际附近的土壤中,夜间外出,常将幼苗自根际咬断,拖人藏身处取食,有时部分植株可残留原处,呈立枯状。在我国严重危害苗木的地老虎有4种,均属鳞翅目夜蛾科。夜蛾科虫种极多,地老虎类成虫体色多为暗黑色,前翅具肾形及圆形斑纹,且白天多隐藏于暗处,不易见到。由于地老虎和夜蛾的许多种类都具较强的趋光性,用灯光诱来的蛾子种类混杂,因此也不易识别。在防治实际工作中,利用幼虫的特征,还是可以将它们区分开的,正确认定种类,对组织防治工作是很重要的。桃苗,桃苗新品种应注意施肥打药。
  地老虎的主要种类:
   1.小地老虎[Agrotis ypsilon (Rottemberg)] 俗 称小地蚕、切根虫、土蚕等,分布遍于全世界。除上述取食习性外,大龄幼虫也可爬到较大苗木上取食幼芽嫩茎。我国以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受害最重,北方多见于低洼内涝地区。每年发生2~6代,我国自南而北,世代数逐渐减少,第一代个体数量最多,危害严重。全国大部分地区成虫羽化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,以蛹或幼虫在土内越冬,卵散产于杂草、苗木、落叶上或土缝中,每只雌虫产卵量平均近1000粒,最多的可达3000粒,补充营养不良的个体只有百余粒。
   2.大地老虎(Agrotis tokionis Butler)分布 于全国各地,常与小地老虎混合发生。食性较杂,危害症状和生活习性也与小地老虎相似。但每年只发生1代,以幼龄幼虫在土中越冬。3月下旬至4月中旬开始活动取食,6~9月份幼虫陆续老熟,开始越夏,9月份前后夏眠结束,即在士室内化蛹,10月份出现成虫。